【香港故宮】用文物展品敘述故事 乾隆十年籌備一畫為母賀壽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06/22 15:01

最後更新: 2022/06/22 18:11

分享:

分享:

《臚歡薈景圖之釐延千梵》。(陳國峰攝)

位於西九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日(22日)舉行預展,9大展館首度完整開放,除了此前已多次介紹的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、元代朱碧山款槎外,各大展館亦不乏少被注目,而又具觀賞價值的珍稀文物。

展館二「紫禁一日:清代宮廷生活」仿似一本故事書,走進一刻燈光驟暗,是模仿乾隆皇帝晨早4時起床的天色,一路走到終點,就如與乾隆渡過一天,當中319件文物,每件均反映乾隆一日生活所需所見。

經過晨早的沐浴更衣、祭祀、吟詠、臨政後,遊眾隨同乾隆拜會其母崇慶皇太后。乾隆身上標準眾多,其「孝」為人熟知,經過左右夾道的戲曲展品,展區位置突然變得開闊,一副大型畫作置於正中,正是其孝道的代表—《臚歡薈景圖之釐延千梵》。

此畫來頭不少,當年乾隆為賀其母八十大壽,命數位宮廷畫師用了近十年時間描繪京城盛大歡慶的場景,此畫描繪京城五塔寺前,一千名身穿黃色法衣的喇嘛齊聲誦經,為皇太后祈福祝壽的場景。

作為皇太后賀禮,畫中半點細節亦不可「馬虎」,每名喇嘛的神態各異,身上的黃衣皺褶亦有所不同;隨行官員、工人各司其職,塑造出畫中繁盛。

除了展館二外,展館三「凝土成器:故宮珍藏陶瓷」展品看似重複,但重複的背後亦隱藏不少故事,單靠走馬看花無法了解。以「青花纏枝花紋背壺」為例,市民看到可以背的瓷器或好奇其用途,但策展人介紹指,展品的底部並無上漆,估計其用途只是陳列。

青花纏枝花紋背壺。(陳梓蔚攝)

策展人續指,其扁身的造型是中東金屬器的特徵,古代宮廷往往收到不少外地贈禮,相信此展品的原型是中東的金屬器,供策馬時承酒水之用,但到了中國,工匠將其加入中華文化,用瓷器將其重新演譯,成就今日之藝術,亦反映到古代對外來文化的包容。

除以上兩件展品外,館內仍有912件文物靜待來客發掘其背後的故事,包括展館9多件來自法國羅浮宮的珍寶。

香港故宮共設9個展館,其中1至7號是常設展館,8和9號展館屬特別展館,展期只有3個月和半年。

9個展館簡介如下:

  • 【展廳一】紫禁萬象―建築、典藏與文化傳承:透過179多件故宮典藏介紹清代的紫禁城。
  • 【展廳二】紫禁一日―清代宮廷生活:透過300多件故宮珍藏的18世紀精美文物,讓觀衆了解紫禁城內從清晨到夜晚的生活點滴,探索城內人員豐富的物質與精神世界。
  • 【展廳三】凝土成器―故宮珍藏陶瓷:展覽為香港首次大規模展示故宮陶瓷藏品——這150多件重點展品既是各時代的精品,也是中國陶瓷史的縮影。
  • 【展廳四】龍顏鳳姿―清代帝后肖像:展覽將展出清代帝后朝服像及畫稿,深入解讀肖像所繪歷史人物、畫面樣式的時代變遷、服飾元素的象徵意義。
  • 【展廳五】器惟求新―古代工藝對話當代設計:精選故宮博物院一百餘件工藝瑰寶,以設計、製作及使用三個角度解讀中國傳統工藝的藝術價值。
  • 【展廳六】同賞共樂―穿越香港收藏史:首個回顧香港收藏史的大型展覽,透過100餘件展品,細述香港一個多世紀的中國藝術收藏活動,同時勾勒本地博物館發展的軌跡。
  • 【展廳七】古今無界―故宮文化再詮釋:展覽將邀請五位香港多媒體與跨界藝術家以獨到的視角,從香港當下的角度重新詮釋和演繹故宮文化和收藏,發掘紅牆黃瓦之下豐富多樣的中國文化。
  • 【展廳八】國之瑰寶―故宮藏晉唐宋元書畫:挑選30件晉、唐、宋、元書畫,從藝術、文化、歷史等角度,探究其千古流芳的原因。展覽共分三期,每期展出十件珍品。
  • 【展廳九】馳騁天下―馬文化藝術:展示100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與羅浮宮的文物,包括繪畫、雕塑、陶瓷等。在近距離欣賞各種珍品的同時,可以認識馬在歷史、藝術、軍事、政治上扮演的角色及蘊含的文化意義。

 

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:https://bit.ly/3xdMkJc
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陳梓蔚